说明:本课不是PPT课件,不能转PPT,希沃白板课件,电脑上安装希沃软件才能打开
没有使用这种课件的老师请网站选其他课程哦,买错看错不会使用等理由无法退款。
资料列表:18分钟视频+希沃课件+幼儿操作希沃课件+教案
课程名称 |
小班数学《变来变去的三角形》 |
课程分析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在班级区域活动中,常常能够看到幼儿主动选择与图形宝宝相关的游戏,尽管爱玩图形游戏,但幼儿还没有对其建立一个客观的、更深层次的认知,《变来变去的三角形》这一活动选取了幼儿小班阶段经常接触的三角形,引导幼儿对接已有经验,认识三角形特有的特征,并在游戏和互动中巩固对三角形的认知。 活动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将趣味分类、图形绘制、幼儿平板操作等形式巧妙地融入其中,撇除传统教学中准备繁复等弊端,优化教学过程。通过任务发布的形式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参与,尊重其主体性和差异性,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支持幼儿探索并链接生活,深化对三角形认知的目标。 |
课程目标
|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2.能在游戏情境中依据三角形的特征区分三角形与其他图形。 3.逐渐萌发对三角形的兴趣和进一步的探索欲望。 |
课程准备
|
物质准备:白板课件,电子设备及软件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对三角形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重点:巩固对三角形的认知,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活动难点:能在游戏情境中依据三角形的特征区分三角形与其他图形。
|
课程过程
|
(一)情景导入,唤醒经验 宝贝们,为了庆祝这个六一儿童节,幼儿园特地准备了许多美味的食物,它们是?有什么特点?(依次出示西瓜、蛋糕、三角饭团) 小结:这些食物形状都是三角形。 (二)认识图形,了解特点 提问:三角形宝宝和其他的图形可不一样,它有很特别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 小结:每两条边像小房子一样搭在一起组成一个角,一共有三条边,两两组合搭成三个角,所以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 (三)现场绘制,巩固认知 提问:三角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们喜欢变来变去。不信,我来考考你们,这些也是三角形吗? 小结:不管角度、长短、高矮如何变化,只要是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就是三角形。 (四)寻找图形,观察发现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鼓励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提问:三角形宝宝可爱捉迷藏了,这回它藏在了一堆图形宝宝中,你发现了吗? 小结:原来共有5个三角形,虽然方向、角度、大小各不一样,但是都由三个角和三条边组成,其他的图形宝宝角和边的数量不同,所以不是三角形。 (五)游戏互动,快速识别 1.两两PK,快速分类,增加趣味性 提问:居然被你们都找到了,三角形宝宝很不服气呢!现在又向你们发起了更有难度的挑战,谁想来挑战? 2.发布任务,鼓励尝试,帮助分析答案。 提问:刚刚的挑战怎么样?看你们这么有信心,那再来一个高难度的吧!这回出现的都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请你找找里面有哪些是三角形的呢?看谁能把它们都找到。 (六)拓展延伸 变来变去的三角形可真有趣,其实它在生活中的也经常会见到,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斜拉索桥、雨伞、帆船,除了美观,三角形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优点,想知道吗?下次我们再来一起探秘吧! |
课程反思
|
活动中可以发现,幼儿通过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对于一些三角形形状的生活物品比较熟悉,因此活动氛围比较热烈,幼儿也能够在活动开始部分就投入其中。在了解三角形特点时,尽管幼儿认识了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组成,变形后却不能够牢牢抓住特征辨认出三角形。 因此在接下来的寻找图形游戏环节中,利用游戏的方式巩固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教师还利用分组活动和两两比拼的形式,与幼儿再次重温三角形的特征,加强幼儿对三角形的认知。 本活动取材于生活,也希望能够帮助幼儿识得生活中一些三角形物品,萌发其对图形和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本活动的高潮,我设计了游戏互动,通过信息化形式快速识别下落的图形,找到三角形物品。幼儿经过多个环节的参与,对三角形的特征已经熟稔于心,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幼儿还了解到生活中还有许多建筑、发明的灵感都是来源于三角形,它还有更多等待被发现的优点,幼儿对下一次的活动就更期待了! 本活动利用了白板的多重功能,如游戏比拼、创意点名等,使得幼儿乐在其中,活动氛围有序而趣味盎然,但还存在不足之处:教师在第一个游戏环节分析两名幼儿比赛结果时,可着重引导幼儿通过三角形的特征去辨认,这样也可以加深幼儿的认识,更符合其逻辑顺序。 |